上主日崇拜後,「主席交流會」中參與的主席和司琴們,討論到崇拜前的秩序問題,有司琴提出整體弟兄姊妹崇拜前多享受彼此問候、閒談,及至崇拜時間也未能安靜下來。因此決定嘗試崇拜前更新秩序的安排,上主日已開始實踐。
事實上,早於2013年,已有弟兄向本人提出以下的建議,唯當時較多指向兒童,因此,本人未有特別提出。現藉此也將他的建議稍作更新提供給大家:
-
步入禮堂,盡快幫助自己進入安靜
-
關掉所有响鬧裝置
-
手持程序表,準備唱詩,盡量減省負擔
-
安坐、默禱等候神
-
崇拜完結才進行問候、交談
-
離座前,請攜同程序表
韋柏:《崇拜:認古識今》[1] 談到「靜」與「敬畏」有關。他形容「崇拜之前的靜,就仿如我們置身於古木參天的森林裏,在漆黑的夜裏面對著浩瀚的海洋,或處身於廣闊的大峽谷前,感受造物之工的奇妙,無言以對、肅然起敬的心情。先知哈巴谷領悟這種莊嚴神聖,所以他在哈巴谷書2章20節說:『惟耶和華在祂的聖殿中;全地的人都當在祂面前肅敬靜默。』靜引發那神聖超越的感覺,使人有超凡脫俗的真正感受。」
「因此靜是從內心開始,靜默準備,完全敞開心靈。」 鄂圖 (Rudolf Otto) 在其經典鉅著《聖潔的真義》(The Idea of the Holy):「這不是在上帝面前的啞口無聲,而是在上帝面前的等候,等候上帝的臨在,等候聖靈的降臨和話語。」由此看來,「靜是莊嚴、神聖和多層面的宗教操守……是一種契合相通……是內心的謹守,不單是為了『知道上帝的臨在』,更是為了達致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與上帝契合」。因此,在崇拜在中恢復、留意靜的操守,對牧者和會眾而言,都是應該注意的事。因為在崇拜裏,我們是侍立在上帝面前,祂是創造主、拯救者、審判萬族萬民的王。
正如本人曾經提及,崇拜更新對整體弟兄姊妹來說是一個新觀念,從一個自由的文化轉變為一個莊嚴肅穆崇拜的文化,隨之而來的就是崇拜者個人的調整,由內至外的調整。
當我們如此重視崇拜的質素,我們首先清楚崇拜的對象是誰?我們作為跟隨基督的人,必然明白崇拜的對象是我們的主,祂是耶穌基督,是彌賽亞,是救贖我們生命的主,正如詩歌《活著為耶穌》說;「祂給的是祢自己」,也就是主耶穌將自己的生命先賜給屬祂的人,我們這受造、接受祂生命的人,我們有甚麼回敬祂?我們必須調整自己的心態,從專注自己轉移到專注於主的身上。這樣,任何阻礙我們的人或事物都必須挪開,就好像當你與你心愛的人傾心吐意時,你絕對不容許第三者在場,一切能影響你心情的事情都必然放開一處。
外在的調整在於個人的儀容和裝束。聖經很少講論男士應注意的裝束,只談及女士應注意的裝扮。然而,整體來說,我嘗試以「端正、克制和合乎體統的打扮」(提前2:9)至於「髮辮、金飾、珍珠,或名貴衣裳來裝飾自己」,總意是不應作誇張和過於貴重的衣飾穿上。男女適宜。為何要注意衣著?同一個原因,我們崇拜的對象是聖潔的主,身為敬拜者,不應過於隨便、但無須太誇張,因為神看的是內心,「要用善行作為自己的裝飾;女人宣稱對神敬虔,就要這樣做才合宜。」同樣,男女適宜。這也是「有諸內,形於外」的道理。
願彼此同心努力,藉操練從安靜以至連於上帝,從而發出崇拜合宜的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