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耶和華沙瑪」,這名字出自以西結書四十八35,是以西結書的最後一章、最後一節、最後一句話,中文翻譯為「耶和華的所在」。我們不要誤讀作「耶和華的同在」,因為「耶和華沙瑪」要說的有著一個不同的向度。
《以西結書》是一本充滿異象和預言信息的書卷。其寫作背景是在耶路撒冷第二次被擄、約雅斤和百姓同被帶到巴比倫的時期。書中描述了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神,神的榮耀才離開了聖殿和祂的百姓,而以西結先知就是在這時候蒙神的默示,向以色列人說預言、傳悔改的信息。到了書卷的最後一章,以西結更以一個新城的異象作為結尾,預表聖民、聖城的復興,而「這城的名字必稱為耶和華的所在」。
若對那時期稍有認識的,必會想起耶利米先知。那時耶利米在猶大宣講,在面對國破家亡、民族被擄、自己被人侮辱的情況下,他宣告神的刑罰和將來的復國。相比起耶利米的信息,年輕的以西結則在巴比倫向約雅斤和戰敗後被擄的百姓說預言,雖然有不少信息內容有重疊,但他的信息卻是較為積極、鼓勵百姓盼望聖城之復興。有一點值得我們思考的是,前者向被遺棄的百姓宣告復國,等待百姓的是70年的荒涼。而後者則是向一群年青精英宣告歸回,等待他們的是優質的教育和官場裡的機會。到底誰會更期待神國的再來呢?
一說到聖城復興,我們事必會相到以斯拉和尼希米,他們那重建聖殿和城牆的事蹟。神藉著他們在以色列人中所成就的固然是偉大,但歷史告訴我們這並不是「耶和華沙瑪」的終極所指。原來「耶和華沙瑪」可以有兩方面的理解。首先,就正如保羅在弗二19~22所說,今天的教會就是在救恩歷史上,對現「耶和華的所在」之預言的群體-信徒既是基督的身體、又是聖靈的殿;這是「現在進行式」的實現。另一方面,耶穌應許我們,將來神的國必會降臨、仇敵必會敗退。不論我們如何理解將來的新天新地,我們也必會同意,神早已寫成了世界的歷史,將來人看見祂的國降臨時必說:祂的國就在那裡;這是「將來完成式」的應許。
當我們看著世界發生種種叫人恐懼、沮喪、不公義的事情時,願我們都記起「耶和華沙瑪」這名字。因為我們既是預言中的神的群體,就有責任指示人歸向神,宣告有一天,神的國必會再臨,我們都應悔改、信福音,因為神的國近了。